「迷你裙」之母–瑪麗·奎恩特 (Mary Quant) - (中)
醒吾科技大學 設計學院 時尚造形設計系副教授 傅茹璋博士 彙編 2014.06
瑪麗·奎恩特的故事
瑪麗.奎恩特是20世紀50-60 年代青年女裝革新運動的化身。她曾在倫敦Gold Smith 藝術學院學習。婚後20歲的她和丈夫與Archie Mc Nair 合作,在倫敦帝王街開設了第一個以Bazaar 為牌子的商店。想把「老是買不到想要的衣服 」設計出來的MARY,打破以往的觀念,不斷地設計出自由大膽的服飾。他們三人出色的經營為青年人的消費建立了嶄新的準則。最初,Bazaar 銷售的服裝是由他人設計的,由於設計者缺乏對年輕消費者需求的認識,而不受歡迎。於是瑪麗.奎恩特開始樹立自己的設計品牌。她的設計思想非常適應時代潮流,其服裝銷售效果很好。
1950年代後期,她開始進行關於短裙的實驗,這場實驗後來導致1965年迷你裙的誕生-這也是時尚史上一個重要的時期。由於她在時尚倫敦的中心地位,迷你裙從小小一條的時尚街,登上了國際的時尚趨勢。在發表迷你裙時,被稱為是「女性解放的象徵 」,幾乎與披頭四並稱為文化革命的旗手。而這股風潮,則是由一家店開始,理所當然英國之外,還朝著歐洲、美國,並向全世界擴散。
雖然在迷你裙是否為瑪麗.奎恩特首創的問題上還有爭議,有人認為是法國設計師安德烈·庫雷熱(André Courrèges),但一般還是將迷你裙的發明歸功於由迷你汽車產生靈感的時尚設計師瑪麗.奎恩特,但也有人相信Helen Rose為一部1956年的科幻電影“被遺忘的行星 ”(Forbidden Planet)的演員Anne Francis製作的迷你裙才是迷你裙的起源。撇開迷你裙首創爭議,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瑪麗·奎恩特使迷你裙在英國廣為流行,並影響至美國。她所設計的服裝沒有什麼階層之分,敢於向傳統的審美標準挑戰,開創了青年女裝設計的新天地,這使她成為當時時裝潮流風口浪尖上的人物。
1961年,她在Knighs Bridge 開設了第二家Bazaar 。1963年,她投入到成衣生產領域,並打入美國市場。她曾經獲得周日新聞獎(The Sunday Times ),並在1966年被授予大英帝國勳章(Order of the British Empire),其自傳“Quant by Quant”同年也在倫敦出版。整個20世紀70年代,她經營範圍擴展到床上用品、首飾、地毯、領帶、太陽鏡及化妝品等領域。1973年,倫敦博物館為她舉辦了回顧展。
(....未完待續)